富平县城关镇新庄村

渭南青年网(图文/张瑛)2016年以来,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,富平县开展“美丽乡村·文明家园”建设,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,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,坚持科学规划、因地制宜、群众参与三大理念,对乡村进行道路硬化、村庄绿化、乡道亮化、村内美化、产业优化、民风淳化、家园丽化等改造,奋力建设富裕、文明、美丽、和谐的美丽家园。9月14日,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“我学习·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采访活动”采访团走进富平县“美丽乡村”示范点——庄里镇三河村和城关镇新庄村。

村容村貌建设新

车子在极为整洁的村道上前行,阳光跳跃、绿意盎然。到达目的地庄里镇三河村后,一下车就被眼前极具特色的建筑吸引住了目光。这座纯砖结构、没有粉刷的建筑就是新落成的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。在一开始参观这座从内到外几乎没有粉刷的建筑时,总觉得它还没建好,但是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莫代武告诉采访团:“这里只差挂牌了,一开始我跟你们有同样的疑惑,但是设计师坚持这个设计,因为它的设计是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,更注重于功能性。”

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

从建筑上体现节能环保,这是三河村在“美丽乡村”建设进程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。

转至城关镇新庄村,家家户户门前整洁如新,一眼看去好似都一样,仔细一瞧却发现各有千秋。

富平县城关镇新庄村村道

康乐是新庄村的驻村规划师,2016年,他来到这里,负责新庄村的改造规划。当走到一座极具古朴味道的老房子前时,康乐告诉采访团:“我们在规划建设的时候,把村里有特色的东西保留了下来,经过设计,让它们跟新的环境融为一体。”

具有特色的老房子

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、民俗特色,与村民、施工队现场沟通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规划设计,利用本土材料,通过一棵古树的保护、一座老宅的修葺、一处闲置用地的整理、一片树林的利用等,营造出干净整洁、舒适宜居、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间场所,重塑乡愁空间,留住村民记忆,留住独有的特色文化。

驻村规划师康乐想采访团介绍新庄村

在新庄村的规划建设中,除了要考虑保留特色,避免“千村一面”之外,整理改造村里的旧环境则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人力。在村道的拐角处,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场所:一面宣扬“孝道”的文化墙,一张长凳,两架秋千,小孩子的欢声笑语回荡耳边,一看就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谁也不会想到,这里,曾经是一个存在长达30多年的垃圾堆!家住隔壁的村民钱允丽说:“三十多年的垃圾堆,终于清走了,现在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,我们心情都好了,这是真的好!”

秋千

除了村容村貌的改变,庄里村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分拣站,每日清理,让村庄从根本上整洁干净。如今走在庄里村的村道上,可见瓜果累累,可见花朵娇艳;可见蜜蜂绕花藤,可见小狗悠闲走;可见老树下村民三三两两话家常,可见广场上集体舞蹈唱戏欢乐多,唯独不见丝毫垃圾。

新庄村新面貌

回程时,路上碰到几个老大爷在自家门口聊天,他们十分开心的告诉我们:“现在村里的环境是绝对好,美得很!”

村民精神气质新

“说个新,道个新,万里山河气象新……新农民、新农村,美丽乡村环境新……”一行人在三河村整洁的村道上前行,远远地便听到了这节奏分明的快板儿声。寻声而至,只见眼前的小广场上,有村民正准备跳起广场舞。在广场角落,我们看到了正在慷慨激昂的说着快板儿的陈勤义。

说快板儿的陈勤义

经过了解得知,《32个新》是陈勤义自编自写的快板儿。近几年,看着村子里翻天覆地的变化,陈勤义想着从村民的视角来讲述“美丽乡村”建设在三河村的新成果,让大家记住如今变化的不易。于是经过他的整理创作,就有了快板儿《32个新》。

陈勤义今年已经60岁了,由于爱好文化文艺工作,以前在村里经常组织文化工作的开展。今年,为了方便组织开展文化活动,陈勤义当起了村里的文化协管员。每逢重大节日,他都要组织村民们编排节目,进行演出。

村民表演广场舞

三河村辖三个自然村,全村共有村民389户,像眼前这样的小广场在三合村里有三个,专门提供给村民们进行文娱活动。陈勤义说:“我们村里有一支舞蹈队、一个自乐班、一支锣鼓队,全村村民一起参加文化活动。”

村民李银珠已经有10年广场舞经验,近几年,每逢重要活动她都会参加表演,提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,她感慨到:“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,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,村民的素质、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。”

村民表演特色舞蹈

对于村里这几年的变化,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莫代武也一样看在眼里,乐在心上。他说:“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举办,大家的接触多了,邻里之间矛盾少了,村里很和谐。”

村民们在一起唱秦腔

像这样丰富的文化活动,在同是“美丽乡村”示范点的城关镇庄里村,也是丝毫不逊色。村民们在文化广场上跳着喜欢的舞蹈,在长廊下吼着秦腔,这无疑是一幅具有浓浓陕西风情的美丽乡村画卷。

wechat recomm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