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作者简介】张会养,临渭作协的会员,热爱文学,酷爱诗歌,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,用诗歌陪伴着退休生活!《渭南热点》、《临渭热点》、《渭南文坛》、《渭南长寿塬同乡会》特约作者。

长寿塬集会

今冬受冷空气的影响,室外温度已降到零下七、八度,冷的让人措手不及,一向喜欢运动的我,宅在家里不想出门。周末,气温有所回升,好不容易能享受到冬日的暖阳。

闵盼龙 摄

吃罢午饭,一听老公说想回老家,急忙插了一句,先别急等我把厨房卫生收拾好,我也想上塬,今天崇凝逢集想去上个会,在我的家乡长寿塬人们把“赶集”称“上会”。

龙尾坡正在修路,只好走渭花路沿崇闫路上塬。冬日里的阳光是一缕缕炫目的光芒,弥漫于一望无际湛蓝的苍穹。车子行驶在山坡里,寒风中的毛娃草婀娜多姿,弯着腰在山坡里多情的摇曳着。芦苇花舞动着袅娜的身姿,在寒风吹拂下,绽放着自己的美丽。远远的望见坡楞上那几树柿子 ,红彤彤的犹如一盏盏红灯笼,成为冬日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
闵盼龙 摄

转眼间,车子已驶入长寿塬的坡口。眺望着这一望无际的长寿塬,心情一下子豁亮起来 ,把压抑在心中所有的乡愁,全释放出来。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家乡,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我日思夜想,魂牵梦绕的家乡。几分钟的行程,新的六车道已在眼前,平坦宽敞,干净整洁。让人赞叹不已,家乡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,处处都是旧貌换新颜。

因逢会路上的行人比往日多了起来,趁着冬日暖阳 ,他们携儿带女,或骑电动车,或骑摩托车。总之,和我一样一个目的,奔向崇凝“上会”。

闵盼龙 摄

上会是长寿塬人的一种享受,他们没有琳琅满目大商场,没有商品繁多的大超市,生活中的日用品,只能在逢会时才能买到。

众所周知,崇凝会从独孤伽罗皇后的父亲独孤信在此建立家园后,自古至今一直是塬区经济、贸易中心。每逢阳历2、5、9崇凝逢会,这里热闹非凡,车水马龙,人山人海。商品应有尽有,各式各样,品种繁多。

上会不仅仅是购物,而且还能遇到平日里见不到亲戚朋友和同学,传递着亲情,谝着闲传,拉着家常,买买菜,叙叙旧。 再顺便品尝长寿塬的美食小吃,左家的荞面饸络, 徐村的槐子凉粉, 还有热气腾腾的时辰包子 。吃美咧浪美咧,回家顺便再捎些杈张麻糖、崇凝的油糕、曹峪的豆腐,这可是长寿塬人祖祖辈辈上会的规矩。

其实,我上会的目的和乡亲们是一样的,多少年了,自从没了父母也很少走龙尾坡,上会的机会更少。本来老公想把我留在街上,他先回家,我却说:“别急,来都来了,还是先上会买些豆腐和麻糖,再顺便给家里买点菜带上”。

一进街,人家比我的步子还要快,凉粉、饸络各要了一碗, 凉粉是炒的,荞面饸络是带汤的热气腾腾 ,吃了不尽暖和, 而且那味更是回味无穷。

买上东西,老公回家去了,我才细细把当年上会的地方,美美的转了一圈,什么牛羊市,粜粮食市、布匹市……

当然最想去的,还是当年摆地摊的地方,这里早已变了模样,建成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门面房,个体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,门前的音响播放着流行歌曲震耳欲聋。无论岁月怎样的变迁,当年的模样依然在眼前,二根木棍, 几条绳子和用扫帚棍自制的衣架,便是我们的道具,不知在这里演绎过多少次,改革开放第一代在街上摆地摊的生意人。

走进新市场,看到都是些生面孔, 衣服的种类和我们那时完全相反,我们那时主要经营年轻人的服装,他们现在都卖些中老年人服装。如今,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,留守在家都是些中老年人。货品虽然老年化,但依然是琳琅满目,各色各样,看的人眼花缭乱。

心中不仅赞美,改革开放四十年后,家乡无论是物质,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,发生着翻天覆地大变化。

上会不仅让人心情舒畅,而且听到的是乡音,看到的乡情,吃到的是家乡的美味!买到的是家乡的特产,苹果、猕猴桃、核桃、柿葫芦等,这些都是长寿塬的绿色产品,不仅味美,而且物美价廉。

wechat recomm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