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平是革命老区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,全县有贫困村82个,2014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404户39673人。经过四年的努力工作,目前,贫困人口1717户3242人,深度贫困村1个,贫困发生率降为0.54%,贫困县退出各项指标全面达标。截至2018年年底,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读学生有3413人,其中县内就读学生2424人,县外就读989人。

近年来,富平县委、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扶贫重要论述,认真落实中省脱贫攻坚“八个一批”决策部署,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,努力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,为彻底拔掉穷根提供智力支撑、精神动力和教育保障。

统筹全盘工作科学谋划

根据中省市关于教育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,县委、县政府先后出台了《富平县关于实施精准施策加快脱贫步伐的实施意见》《富平县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》,从落实学生资助政策、学校建设、师资建设等方面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直至就业的全程帮困包扶机制,彻底解决贫困人口接受教育难的问题。

实施分管县级领导包联责任制,成立了由教育部门负责人任组长,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,印发了《富平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》《富平县贫困退出义务教育有保障达标认定实施方案》等重要文件,部署安排推进各项工作,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。各镇(街道)及财政、民政、工会、妇联、团委、残联、工商联、移民、扶贫等单位配合,形成了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。结合实际,将教育脱贫攻坚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紧密结合,出台了《富平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实施意见》,确保了脱贫攻坚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,落地生根。

摸清贫困底子精准资助

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是教育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,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基本前提。为了摸清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据,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就学子女信息核查工作的通知》(富脱发﹝2017﹞6号),由各镇(街道)扶贫部门牵头,中心学校紧密配合,每学期开学初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,建立了到县、到镇、到村、到校的4级信息台账。按照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》和《渭南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(幼儿)认定暂行办法》的要求,完善了评议、公示程序,严格贫困学生界定,落实了学前、义务、高中段各类扶贫资助政策。2016年-2018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九万人次5800余万元,其中建档立卡学生万余人次近千万元。

严格执行控辍保学“十项”制度,落实控辍保学“七长”责任,层层签订《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》,明确职责,精细推进,织牢控辍保学工作网络;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生信息排查报告制度、辍学劝返制度,确保不让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贫困而辍学。对摸排出的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适龄儿童,在县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学籍,制定计划,送教上门,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。

加大教育投入补齐短板

针对县域教育一 “挤”一 “弱”(农村比较弱,城镇比较挤)的现状,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“双高双普”县为契机,完成了中小学(幼儿园)布局调整,并深入实施“全面改薄”、标准化学校创建、学前三年行动计划,首先从硬件方面全方位改善城乡办学条件。全县共整合资金超过10亿元,实施城区1136校建工程(新建1所职中、1所初中、3所小学、6所幼儿园),新建农村学校2所,恢复了偏远地区教学点28个,对原有的百余所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,学校水厕、淋浴等生活设施及绿化同步到位。分三批配足配齐了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和学校部室,实现了从“一块黑板”到“交互式一体机”的跨越。先后投资近四千万元实施“校园暖冬行动”,全力为孩子创造温馨、舒适、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。

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均衡

教育发展,教师为本。伴随着学校的改造提升,对教师队伍管理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。全县于2017年就完成了中小学校长职级首轮评审认定工作,并鼓励校长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干事创业。不断深化义务教育教师“县管校聘”改革,开展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,在庄里镇试点教师全员聘任制。统筹实施“大学区校际联盟管理制”和“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”,创新出台了《山区和边远地区教师鼓励激励实施意见》,采取服务山区和边远学校教师综合积分办法,完善了教师流动机制。落实中省《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》精神,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优化配置体音美学科教师的意见》,落实了专项经费。通过走教、支教、兼课等方式,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紧缺问题。县委、县政府每年常态补充新任教师200名,全部安排到了教学一线。

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的富平教育发展基金,用于骨干教师体系建设、班主任津贴及中高考等质量提升奖励;每年列支270万元用于教师发展和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贴。县上与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、江苏丹阳、福建闽侯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选派教师交流跟岗学习。全县涌现出了扎根山区优秀校长卢玲、优秀教师田江寿、特岗三姐妹、支教先锋“2017年陕西最美女教师”许晓娥等典型人物,形成了良好的师德风尚。

提升教育质量圆梦学子

2017年以来,该县把工作重心由保障型脱贫向发展型脱贫延伸,聚焦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,充分发挥启智、育才、聚力的优势,持续开展师生结对帮扶活动,建立了“一生一卡、一生一策”全程帮扶机制,做到扶生活、扶智力、扶志向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,加强学校部室建设,推进学校特色发展,为学生的快乐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基。创设自制器材、自创套操、自编游戏的“三自”活动项目256个,形成“百校多面”的阳光体育活动格局,创建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5所、“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”2所、“陕西省文明校园”5所、“陕西省绿色校园”2所、“渭南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17所、“渭南市九项示范校”269校次。

全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,翻修了县图书馆,印发了《富平县中小学分级阅读标准(试行)》,小手拉大手,构建学习型社会。同时,在教育系统评选骨干教师,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,中高考成绩明显提升。坚持做大做强职业教育,引进优势专业,致力于专业人才培养和农民实用技能培训。一大批贫困学子和贫困群众通过教育、培训,走上了适合人生发展的道路,逐步解决了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性问题。

回顾近年来的教育扶贫历程,因循守旧、好高骛远是没有出路的,找准病根、对症下药才是成功之道。教育脱贫攻坚还在路上,唯有不忘初心,始终把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,砥砺奋进,因人帮扶,因材施教,才能真正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上攻城拔寨,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。

wechat recomm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