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南青年网(通讯员 雨花石)五月骄阳似火,天气一天天的热起来了,也是石榴花盛开的时候,那是一个喜悦的季节,石榴花预示着火红与丰收。也是农人们一年当中,最为忙碌时刻即将到来的时候。

菜籽花结籽、成熟、收割后,收麦的第一项准备工作就开始了。首先有经验的农人套上骡子把割过菜籽的地翻犁,再用硬藤编制的磨耙耙地,为的是把土地耙平整,然后挑水或者拉水泼场,为的是土地湿润,便于碾压板结。当干涸的黄土吃水两个小时后,光场就开始了。

农人们戴上草帽,套上骡马,拉起大石滚,脸上洋溢着丰收在望的喜悦,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古铜色的脸上显得格外黝黑。吆喝着牲口,一圈一圈的碾压,最后碾成平展展的麦场。然后用架子车拉来几个大水缸,放置在麦场的四周,再挑来水、注满(为的是预防火灾),通常还会在麦场周围的墙壁上写着“龙口夺食,分秒必争”和“三夏大忙,防火防盗”等警示标语!

我们这里每年芒种后一天就开始下镰割麦了,农人们大清早就扯着“二尺五”把水烧开,铁皮桶里提前放着安化的黑砖茶,再把开水倒进去,沏好茶或烧一锅可以照见人影的米汤,同样放在铁皮桶里,或夫妻、或父子、或兄弟连同馏热的蒸馍,调好的黄瓜或者腌制好的蒜薹,一起抬到地里,这就是他们的午饭,农人们的生活清苦啊!

有经验的老农在早晨的时候并不急于割麦,看似慢腾腾的磨洋工,其实其中另有玄机。他们知道早晨的麦秆上还有潮气,韧劲大,割起来费力气。他们时而抽一袋烟,时而把已经磨的很锋利镰刀片磨了再磨,时而喝口茶水。当天到正午的时候,烈日当空,把麦秆晒的干干的,他们才卯足了力气右手持镰刀,左手按扶着麦秆的上半部,镰刀飞舞,下茬割麦。在飞舞的镰刀下只听见擦擦的声音,麦秆一排排的倒下,然后左脚一勾把麦秆放齐,把式好的老农一天可以割接近两亩小麦。正午刚过骑着 “二八式”自行车卖冰棍的就来到地头,吆喝着“钟楼豆沙冰棍,奶油雪糕”在炎热的正午能花上五分钱,吃上一个冰凉的冰棍,也是一件惬意的事!

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,劳累一天的人们开始捆绑麦个子了,他们就地取材左右手各拿一撮麦秆,把有麦穗的地方相互拧两圈,就变成一条捆绑麦秆的麦腰了,然后把麦秆放在麦腰上,再把麦腰的两头拧两圈,接着塞进麦秆里,这样一个麦个子就捆扎好了。有专门吆车的车把式,吆着骡马车来拉运麦个子,通常一个人在车上面装车(把麦个子整齐的摆放在车上,相互交叉着堆放,为的是在拉运麦个子的时候不容易掉下来),车下有两三个人手拿双股铁叉,先在麦个子中间部位用力一插,然后奋力一挑,一个二三十斤的麦个子就飞到车上了。等把马车装满的时候,车下的人把擀面杖粗细的麻绳从马车的后面甩到马车的前面,然后用力抽紧麻绳,牢牢的拴住麦垛。

麦个子装车拉完以后,就有人拉着铁齿耙子把散落在地里的麦穗耙起来,收集到一起,然后再装车运到麦场里。最后由年老体弱的老人或者小孩再提着老笼拾麦穗,通常拾麦穗的人都准备一把剪刀或者镰刀片,为的是把麦秆剪去只留下麦穗,这样就能尽量多装一些麦穗,也能节省力气。粮食由农民的汗水浇灌而成,来之不易,要保证颗粒归仓!

麦个子拉运到麦场以后,就要赶时间集集子,也就是把麦个子按照一定的方法堆积起来,因为夏天的雨说来就来,要是麦穗淋雨就会发芽,那就糟糕了,功亏一篑。发了芽的麦子磨成的面,无论你做成馒头还是擀成面条,发甜,口感有点粘,那甭提多难吃了。另外刚割回的新麦穗要经过回性,因为刚收回的麦穗有点燥,经过一段时间的回性,这样就能大大增加面粉的韧性。

随着麦个子不断地运往麦场,收割的劳动逐渐接近尾声,碾场脱粒的工作就随之而来。有经验的老农总是在摊场前一天的傍晚,看看西北方向的天空,“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”的经验百试不爽。

根据前一天晚霞的情况,农人们会选择一个大晴天,摊场碾打。一大早农人们就开始了,一天忙碌的摊场碾打小麦的劳作。首先有人爬到早先集好的集子上面负责卸麦个子,通常此项工作有精壮劳力完成,有人推着两轮尖叉(又叫跑叉)负责把麦个子运到麦场的另一头,(因为碾场需要把麦秆放在整个麦场摊匀,摊场距离长),由妇女们把运来的麦个子逐个拆麦腰,然后抖散、摊匀、暴晒。等到日头正午,烈日当头的时候,妇女们头戴草帽,肩头搭条毛巾,手拿四股铁叉把经过暴晒的麦草翻过来,继续暴晒另一面,为的是把麦草暴晒均匀,便于脱粒。

日过晌午,有经验的老农套起骡马拉起石滚子开始碾场,碾场由麦场的一头边缘开始,一圈一圈一辙一辙的碾,不能留下未碾到的地方。

碾过一遍以后,妇女们就又开始抖场了,这次和翻场不一样,翻场用四股铁叉,抖场用六股木叉,抖场时首先挑起一叉麦草,端起来然后在半空抖动俩下,最后翻过去,让没有碾到的地方接着再碾。随着抖动的木叉麦灰和碎叶伴随着麦芒在空中飞舞,落在抖场人的脸上肩上,,,和着满脸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,烈日灼烤下的脸颊其痒无比!

夕阳西下,炽热逐渐褪去,碾了三遍的麦场,麦粒与麦秆已经完全脱离,这时农人们拿起长齿抖叉,一边抖动叉柄一边推进叉齿,为的是麦草和麦粒完全分离,接着又有人拿着六股木叉开始挑麦草,一边挑起一边再抖一两下,为的是留下麦粒,把麦草挑走。麦草挑过以后,就有人手持歪头拿捡再一次清理麦草,最后再有人拿着木制刮板把搅和着麦糠的麦粒聚拢在一起,再有人拿着大扫笤把麦场清扫干净。接下来就要开始扬场了,扬场可是个技术活,不会扬场的人无论你扬的再高,也不能把麦糠和麦粒分离出来,有经验的老农要等到后半夜起风后,扬场的人站在上风口,借着风向扬场,同时还要有一个老农拿着大扫帚把麦糠落(扫)到两边,两人配合默契,当麦粒高高扬起落下一刹那间,扫帚刚好把麦糠扫到两边去了,麦粒完全就落在了麦堆上。

当扬场接近尾声的时候,早有人把装麦子的麻袋和帆布口袋准备好了,帆布口袋装满120斤,麻袋装满180斤。随后一人张着麻袋或口袋,另一人拿着簸箕装起麦子灌进麻袋。扎起麻袋口,随后就由精壮的劳力背起麻袋放进库房,因为夏天的雨说来就来,如果麦子淋雨了,那就前功尽弃了,,,最后还要把麦糠担到草料房里去,麦糠对于农人们同样有用,拌上麸皮和水,这就是喂骡马的上好饲料。

在装麦子的时候,队长就安排几个人集集子,(把麦草堆积起来),别以为这些麦草毫无用处,这可是烙锅盔的最佳燃料。等忙过这一阵子,就把麦草装上马车送到东郊的造纸厂去,麦草可是制造纸张的上好材料,还可以换取一些现金,增加集体收入,就地取材,合理利用废弃资源。

等到收割,碾场,扬场的劳作接近尾声的时候,就要开始晒麦子了,晒麦是夏收最后一项工作,提前一个晚上就要关注天气了,找一个大晴天,大清早就用架子车或者马车拉一车麦子,大大小小的帆布口袋或者麻袋满满的装一车,拉到附近的工厂水泥空地上暴晒,或者在马路边上晒。这是第一次晾晒,还要等入伏以后,再暴晒两次麦子才能完全脱水,利于储存。到目的地后就把麦子从麻袋里面倒在地上,然后用木制的九齿钉耙摊匀,间隔1个小时就要用木耙翻搅一次,等到下午4点左右就要收麦子了,拿着木掀或者簸箕把麦子聚拢在一起然后一人张着口袋,一人负责灌麦子。

迎着落日余晖,拖着疲惫而又喜悦的笑容把一车车的麦子拉回库房。

wechat recomm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