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常说: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。”而在医学上,眼睛则称为眼球,它分为三层,最外面的一层是巩膜,最里面的一层是视网膜,中间的一层是虹膜、睫状体及脉络膜。

6月25日,记者就填补渭南市眼科空白的“ICGA在MNV临床诊疗中的应用”,对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病医院(渭南市眼科医院)院长姚辉及其团队进行了采访。

记者:“什么是ICGA?”

姚辉团队:“ICGA,即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,能对多种脉络膜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,堪称诊断眼底疾病的好助手。”

记者:“什么是MNV?”  姚辉团队:“MNV,即黄斑区新生血管病。它可以分为三型,一型和二型起源于脉络膜,三型起源于视网膜。它是一种异常的血管,会导致出血和渗出等现象,是导致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常见眼底病。”

走进眼科大楼门诊部,在眼底血管造影室记者看到,一名姓杨的男性患者正准备做ICGA。姚辉团队介绍:“先散瞳,再静脉皮试、注射造影剂,然后分期拍摄。”

“做造影检查之前需要先建立静脉通路,方便推注造影剂。这个墨绿色液体就是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剂,过敏的概率非常小。”姚辉团队说。

进入静脉皮试程序,一名护士在患者手背上建立静脉通路,另一名护士将少许低浓度造影剂推入静脉。观察15分钟,患者无不良反应,再进入拍摄程序。

在护士引导下,患者就坐造影机前,先将头部放在固定位置,下巴置于颌托上,眼睛对着镜头,然后推注造影剂。再在门诊特检医生的引导下,眼睛跟随指示灯转动。

造影过程大约半个小时,分早期、中期、晚期三个阶段,从不同方位进行拍摄记录脉络膜血液灌注情况,留取影像学资料。

“您看,这个部位就是黄斑区。这块比较亮,呈斑片状高荧光,这就是异常的新生血管部位,在ICGA的显影下,新生血管的大小、边界、形态都比较清晰。”门诊特检医生卫超指着其中一张影像图说。

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门诊特检医生除了卫超,还有杨虹、杨磊等。眼底血管造影技术,分为两种,一种是IC-GA,主要诊断脉络膜疾病;另一种是FFA,即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,主要诊断视网膜疾病;它们既可单做,还可以两个同时做,称为“双相造影”。

“二院眼科,技术好、服务好!在家门口就能做ICGA,真的方便,又经济!”刚做完ICGA的患者老杨发自内心地说。

眼四科医生畅娜告诉记者,2022年12月28日,临渭区故市镇57岁姓车的患者,做了ICGA,为渭南市第一例。当时,患者感到右眼前黑影漂移,约有一周,视力下降。通过ICGA和FFA“双相造影”,得出结论黄斑变性,为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,连续5次行玻璃体腔注药术,异常血管变小,视力稳定。

翻开ICGA记录,截至6月25日下午6时,不到6个月,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病医院共做了30例。  临床分析显示,ICGA对脉络膜新生血管,尤其是MNV一型和二型、脉络膜肿瘤、多种脉络膜炎等眼病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。姚辉团队一致认为,ICGA为进一步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影像依据,让医生从经验判断步入精准检查,为患者解除了病痛,让群众更加满意。

孜孜求索,勇攀高峰。从“小科室”发展成“院中院”的渭南市第二医院眼病医院,在新技术、新领域不断突破,中医穴位按摩和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近视防控、针灸治疗弱视、干眼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、强脉冲激光在干眼中的应用等新技术,开创了渭南先河,甚至为秦东首例,让“看眼病、到二院”的口碑越来越响亮。

来源:渭南日报 记者 张晓玲

渭南青年网 编辑:姚和平

wechat recomm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