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渭秧歌剧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以说唱为主的民间艺术。最初是作为一种动号子出现,流行于临渭区东西两塬的川道中,人们从前以种稻谷为主,在插秧过程中,农人哼哈节奏、自然成曲,故有:“秧歌,秧歌,插秧之歌”之说,再后来,农民逢年过节自唱自乐,歌唱丰收的喜悦,轶闻趣事,或青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,歌词多以农人口头传诵。这种就地演唱叫“地摊子”;在清朝末年,秧歌才搬上了舞台。临渭秧歌剧最早流传于崇凝镇一带,有“铁里(今华州区)的芯子,阎村的高跷,凝崇的秧歌水上漂”之说。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们的相交往来,秧歌剧也逐渐向外传播。西到阳郭、阎村、三张;北到丰原、良田、白杨、双王;东经南梁堡罐子村的樊家以至于到华州区的高塘、东阳;南至秦岭北麓一带。由于渭南市临渭区、华州区的秧歌有此血缘关系,故有“渭华秧歌”之称。

临渭秧歌剧的表演类似“二人抬”“二人转”,多以男女二人相扮,盛称“生”“旦”。表演形式上“唱秧歌”“扭秧歌”“闹秧歌”之别。所谓唱秧歌,纯属清唱,也叫干唱不化妆,无道具,无伴奏,由演唱者立地而唱;扭则属载歌载舞,粉墨化妆,以鼓乐伴奏,时唱时舞;若有多人扮相,演出一个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剧目,则叫“闹秧歌”。前两者多为叙述性的演唱,后者为矛盾冲突性的演唱。

秧歌剧的步伐很多,如“园场步”、“十字步”、“侧摆步”等,行走、奔跑的动作多用“园场步”,这是最基本的步伐。跑园场步时,两脚直线,不能太高,要如仙女平步水面,游离飘荡,平稳如滑。崇凝镇一带的秧歌艺人,步伐平而飘逸,稳而洒脱,故有“水上飘”之称。若作叙事、对唱等表演,则多用其它步法。舞蹈动作欢快活泼,再加上乡土气息浓厚,所以群众喜闻乐见。

秧歌剧的道具较为简单,生角有时拿把扇子,旦角拎块手帕,这些道具根据剧情情节可以代表各种实物,传情达意。或作笛子、或作兵器、或作马鞭、或作碗筷。利用这简单的道具作虚拟性的动作,生动形象,可信。渭南地区历次小戏会演时,秧歌所用的道具有了创新和发展,再加上灯光布景,更显得真实化、多样化。

临渭秧歌剧的音乐可分为打击音乐和唱腔音乐两部分。打击乐有锣、大鼓、小鼓、小锣、大钗、京钗等,谱调简单,多作为演唱的前奏、间奏曲,击乐只是起着烘托陪衬作用。其唱腔音乐结构也较简单,大部分属单乐段的曲式结构,并以三句体的单乐段为其特点。初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“月份调”,就是有一首简单的曲调,分“十二月”或“十唱”来唱出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,风情轶事。常常是秧歌演员台上唱,围观群众跟着唱,妇幼皆随。秧歌剧的曲调基本上用的是宫、商、征、羽,以征、羽较为常见。其旋律多为五声音阶,有时也用“4”“7”。唱词中的衬字较多,“哎呀”“哝呀”“噢号”“哪胡”等字音虽无实际意义,但却婉转动听,为唱调增色不少。

临渭区文化馆对全区秧歌进行了挖掘、整理、改编,走访了秧歌盛地、民间秧歌艺人及中青年歌手;临渭秧歌剧曲目有:《办年货》、《双放牛》、《偷荷包》、《哪吒闹海》、《开财门》、《越粉墙》、《卖瓦罐》、《子胥过江》、《赵匡胤送京娘》、《杨八姐闹馆》、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、《打补丁》、《十对花》《五点红》等等,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临渭人民积极向上,热爱生活的良好风貌,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。(通讯员:李军民)

wechat recommend